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曹子建王守军热门完结小说_小说免费阅读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曹子建王守军)

《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曹子建王守军,《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作为京城大学文物鉴定专业的高材生,他获得了往返民国世界的能力。靠着对古玩的知识,他开始疯狂捡漏文物。靠着戒指里的储物空间,开局号获得百倍利润。璀璨夺目的文物、历史长河中遗失的瑰宝……但是他要的不仅是文物,还有那份被外国夺走的炎黄文化……...

点击阅读全文

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

小说叫做《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是“国宝帮帮主”的小说。内容精选:分别民国时期的青花花鸟诗文笔筒和清代的竹刻花卉诗文杆毛笔。花了曹子建八十文。就在曹子建逛着的时候,一个摊位上的东西让曹子建不由停下了脚步。这个摊位上的商品并不多,只有两件而已...

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 阅读精彩章节


平复了一下心情,曹子建继续在鬼市逛着。

不得不说,民国的鬼市跟潘家园旧货市场截然不同。

潘家园属于假货比真品多。

但在这,却是真品比假货多。

只是,价值高低而已。

所以像在自己世界只值万把块的东西,曹子建并没有选择无脑入手。

毕竟手头资金有限,钱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半小时的功夫。

曹子建也不过入手了两个物件。

这两个物件并非价值连城的宝贝,而是当下曹子建能用到的东西。

分别民国时期的青花花鸟诗文笔筒和清代的竹刻花卉诗文杆毛笔。

花了曹子建八十文。

就在曹子建逛着的时候,一个摊位上的东西让曹子建不由停下了脚步。

这个摊位上的商品并不多,只有两件而已。

一个是大花瓶座,看材质应该是酸枝木的。

在花瓶座山摆放着一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赏瓶创烧于雍正朝,在出现之初被称为“玉堂春瓶”。

因其多以青花绘缠枝莲纹,意寓“清廉”,故常被帝王用作赏赐用瓷,以期臣下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

不过让曹子建驻足的并不是这赏瓶,而是铺在地上的那块垫子。

就在曹子建准备近距离观察地上那块垫子的时候。

边上突然窜出来一个男子。

男子约莫三十岁的年纪,穿着一袭在民国并不常见的白色西装。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富家子弟一般。

对方抢先曹子建一步,一把拿过那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朝摊主问道:“友阿死大?”

“什么玩意?”摊主露出浓浓的疑惑之色。

“瞧我这表达方式。”西装男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都留洋回来了,居然还没改掉说洋文的习惯。”

“您是留学生?”摊主问这话时,眼中露出了浓浓的崇拜之色。

毕竟这会,能去到国外‘镀金’,那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

“对。”西装男点头:“我刚才说的就是洋文,意思是这是您的摊?”

“对对对,这是我的摊位。”摊主连声应道:“您手上拿着这瓷瓶,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我祖上就是做古玩生意的,对古玩如数家珍,让我好好看看。”说着,西装男便是仔细鉴赏期面前的赏瓶。

摊主见状,朝曹子建投去一个惋惜的眼神,道:“小兄弟,你手慢了阿。”

“无妨,先等他看完。”曹子建摆了摆手。

开始蹲下身子,用手有意无意的拨弄着地上的垫子。

半响过后。

西装男缓缓开口道:“不错,不错,这瓷瓶胎体洁白、细润、轻薄。”

“底足和外壁连接处理的非常规整。”

“釉面更是光亮莹润,白中闪青花。”

“瓷化的程度也很高,发色也是没话说,瓶口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典型的雍正青花。”

说着还将瓶子翻了过来。

指着底部的落款,道。

“我就说我没断错吧,底款果然写着大清雍正年制。”

这段话,像是西装男的自语。

但曹子建觉得,这好像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如果自己对古玩一窍不通,兴许真信了对方的话。

可事实是。

他一眼就看出这赏瓶不对。

什么雍正青花?别来沾边。

雍正青花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标志。

青花略有晕散和釉面呈橘皮纹状。

而面前这个所谓的雍正青花完全没有这两个特征。

此刻,曹子建就算再傻,也看出西装男和摊主在唱双簧。

这是准备给自己下套。

什么留洋回来?无非就是想让自己信他们的话。

就在曹子建思索着自己到底该以何种方式让摊主将地上垫子匀给自己的时候。

只见西装男不知道从哪掏出了一个袖筒,朝着摊主开口道:“老板,谈谈价格吧。”

看到袖筒,曹子建就明白了西装男要干什么。

袖内拉手。

这是民国十分流行的交易方式,常见于商行和古玩行内。

双方通过在袖筒里的手势比划价格。

如捏手指表示数字,通过晃动袖子来表示重复的数字。

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公开讨论可能带来的尴尬,还能保护买家的出价隐私,不影响其下一轮的讨价还价。

“你懂的还挺多阿。”摊主露出赞叹之色,这就将手伸进了袖套之内。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咱不能忘。”西装男淡笑道。

随即,两人便是开始了拉扯。

“这价低了,怎么也得这个价格。”

“高了,我看这个价就差不多。”

“不行,最少得这个。”

经过长达一分钟的拉扯,两人终于达成了交易。

“行,就这价格了。”西装男将手从袖套里取出。

“不过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你等我半小时,我回去给你取去。”

“好。”摊主点头。

“记住了,一定要等我回来,不能将这宝贝卖给别人。”临走前,西装男还不忘嘱咐道。

随着西装男消失在视野中,摊主看向曹子建,略带遗憾道:“小兄弟,不好意思阿,我跟对方已经谈妥了价格。”

曹子建明白,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思维,这会肯定会好奇西装男出了多少价。

所以他也就顺着摊主的意,开口问道。

“对方出什么价阿?”

摊主没有说话,而是伸出了一根手指,让曹子建去猜。

“一文钱??”曹子建故意将价格往低了猜。

这价格,让摊主脸色顿黑,没好气道:“这可雍正青花,皇上赏赐给大臣的东西,怎么可能才值这么点?”

“难不成是一块大洋?”曹子建继续猜道。

“算了,你还是别猜了,我直接告诉你吧。”摊主开口道:“是一百大洋。”

“这玩意值一百大洋?”曹子建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摊主显然对于曹子建这副表情很满意,忙道:“这还是我急着用钱,才这么低价的。”

“要不然还能卖到更高。”

“刚才你们两个在袖子里的交易谁都没看到,你说一千大洋都行。”曹子建撇了撇嘴。

为了让曹子建相信自己的话,摊主直接修改了自己的族谱。

“骗你我是你孙子。”

小说《人在民国,靠捡漏文物发家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